美股財報裡蘊含了大量的企業經營情況信息,由於多使用專業術語,很多剛入美股的新手都表示看不懂。
本文將從解釋專業術語的角度介紹美股財報的相關知識以及具體應該關注財報中的哪些數據,教會大家如何看懂美股財報。
Earnings Season(財報季):
一年分為4個季度,美股公司中的很大一部分會在每個季度結束後幾週內發布財報。
大多數公司發布財報的時間構成了財報季,財報季從每個季度結束後的一周半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月底,高峰期每天發布財報的公司會有上百之多。
Earnings Report(財報):
所有的上市公司每三個月都必鬚髮布一份財報(也稱10Q表格),並在證券監管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進行備案。
財報必須包括在這三個月內它的營收、利潤、支出和其他財務細節,並對外公佈,使股東得以了解公司的業績。
Revenue, Sales or Top Line(營收、銷售額和總收入):
公司在每季度的總收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在判斷公司財務健康情況時,收入情況往往被視為比利潤更為關鍵的指標。
尤其對於處於發展早期或者尚未盈利的公司而言,收入數據便比利潤更為關鍵。
Earning, Profits or Bottom Line(盈利、利潤和淨利潤):
這是大部分股東和潛在投資者所關心的數據,即公司在上一季度裡所賺的錢款金額。
EPS(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