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ETF市場裡充斥著這些詞彙:指數ETF【Index ETF】,SmartBeta,因子ETF【Factor ETF】,主動ETF【Active ETF】,被動ETF【Passive ETF】。
這麼多不同的詞彙和概念,不僅投資人弄不清楚,很多追踪這個行業的新聞記者也弄不清楚。
比如有幾篇文章在談論美國市場上現在有超過了7000個指數(Index),指數的數量甚至超過了市場上的股票總和。
作者最後的出結論是,大家都在搞指數基:主動管理不好做、跑不贏大盤了,所以大家就都去做指數投資了。
“如果你戰勝不了指數,那麼你就去擁抱指數吧”。
這裡其實有很多的誤區(迷思)
誤區(迷思)一:把指數(Index)與被動管理(Passive Investment)直接對等
這裡最大的誤區,就是把指數直接當成了被動(Index = Passive),然而這是完全錯的。
指數(Index),跟主動(Active)和被動(Passive),完全是2個概念。
指數,代表的就是一籃子股票的集合,比如我們天天說的標普500指數,就是500只美國市值最大的股票的集合。
指數,只是一種組合股票方式的統稱。
一個指數,是被動型,還是主動型,要看4個方面:
- 什麼股票能夠進入這個指數:是按照市值來選,還是按照行業來分,還是按照某種量化因子?
- 指數持倉的股票數量:是1000支,還是500支,還是5支?
- 指數內股票的權重如何決定:是按市值加權(市值越大,權重越大),還是等權重(每支股票平均權重),還是按照風險高低(過往波動性越高,權重越低)?
- 指數調倉頻率:是每天再平衡,還是半年,還是一年調一次?
以上這4種條件的組合,會讓一個指數表現出不同的屬性,也是我們看這個指數是被動還是主動的根據。
比如下面這個2個指數,從2009年初到現在,表現差異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