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強調一下:這不是譁眾取寵的標題黨,而是真人真事。最關鍵的,主角是**絲,我們完全可以復制。
毫無疑問,電影《大空頭》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金融電影佳作之一,無論是從專業性、觀賞性或者啟發性方面都能給予觀眾強烈的衝擊效果。在電影中,各路做空人馬各顯神通,以不同的角度看清了美國金融史上最大的次貸危機並且果斷出手,收穫了一場慘烈的勝利。美股投資
但很多人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這是一部以真實人物和事件為背景改編的電影,大部分的電影主角在現實世界中都有著十分類似甚至完全一致的經歷。其中就包括本文將著重分析的,《大空頭》各路主角中最不起眼的兩位年輕人:Jamie Shipley和Charlie Geller。
普通投資者經常對資本大佬動輒上億美元的出手羨慕不已,只嘆囊中羞澀,那麼Jamie和Charlie這兩個**絲以小搏大的投資理念也許能給我們更多的可行性啟示。
電影中的JamieShipley和Charlie Geller
真正的Jamie Mai和CharlieLedley
一、大空頭的發家史
電影中的Jamie Shipley和Charlie Geller沿用了現實中兩位年輕人的名字:Jamie Mai(加米•麥,下稱加米)和Charlie Ledley(查理•萊德利,下稱查理)。2003年初,這哥倆在加利福尼亞伯克利的一間車庫成立了康沃爾資本管理公司(Cornwell Capital Management),彼時他們的啟動資本僅僅11萬美元。
查理加入康沃爾的主要原因是他幾乎一無所有,11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和作為辦公室的車庫都是加米的。而加米則是對很多事物缺乏信心,包括對諸如明天的太陽是否會升起或者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這樣飄渺的事情表示擔憂。
這似乎不是一對傳統的成功創業組合,但就是這樣一組搭檔在短短的五年時間從11萬美元起步飛速增長到坐擁上億美元的資金規模。
事實上,2011年4月加米清算關閉了老的Cornwell Capital Fund並成立了新的Cornwell Master Fund。根據ValueWalk的計算,從2003年到2011年,康沃爾資本實現了年復利42.5%的收益。由於康沃爾資本是一家私人基金管理公司,關於加米和查理到底在那場07年次貸豪賭中淨賺多少回報一直不太明確。
根據書籍《大空頭》中的說法,他們當時以3000萬美元的資金規模持有價值2.5億美元的針對資產支撐擔保債務權證產品中AA級部分的信用違約掉期產品(即CDS),並最終淨賺8000萬美元。另一種說法是真實情況下他們的資金規模從1500萬在次貸危機中迅速串升至1.2億美元。當然,加米和查理賺了多少錢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和我們應該怎麼做?
巴菲特說過:看過去美國238年的歷史,有誰靠做空美國真正賺過錢?這句話從長遠邏輯上來說是正確的,美國的資本經濟一直在震盪中上升,而以做空聞名的投資者經常會在一次錯誤判斷中就永遠失去翻身的機會。
面對2007年那場千載難逢的做空良機,也只有極少數人把握住了機會。根據書籍《大空頭》的記載,2006年全美有13,675家基金公司獲得了CDS的交易許可,只有不到100家機構涉足了做空,並且其中大部分機構只是為了對沖手上持有的不動產風險。
最後,僅僅只有10至20家機構投資者直接做空了信用違約掉期產品(CDS),加米和查理的康沃爾資本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