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中,銀行在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佔比越來越大。
一些分析師對此十分驚訝,因為之前巴菲特關注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保險業及快速消費品上面。但是,在我看來,銀行確實符合巴菲特一直喜歡的那種公司“模板”。而且,銀行的業務相對也更容易理解。
銀行的運作模式
銀行基本的業務模式相對容易解釋和理解。存款人將其現金財物以特定的利率委託給銀行保管;然後,銀行以它認可的適當利率借出這筆錢。舉個例子,銀行在張三的存款帳戶上支付了0.3%的利息,並將這筆錢以2%的利率借給李四。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需要考慮的因素,例如資產和負債的比例調配以及到期日期的合理規劃。但從本質上講,銀行業務就是以比支付給存款人更高的利率進行放貸。
通過這種業務模式,銀行可以通過不斷的資產流動獲取巨大的回報。巴菲特本身就熱衷於回報率可觀的企業,因此他對銀行業感興趣並不奇怪。
巴菲特對銀行業的看法
實際上,這位奧馬哈先知在2003年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就對此發表了一些看法:
“……至於銀行業,如果不考慮銀行提供大量不良貸款的情況,那麼在美國,銀行將會成為一類非常出色的公司……
我不得不說,目前有很多家體量比較大的銀行,流動資產回報率可以達到20%左右。想想看,僅僅通過將現金作為商品進行“交易”,就可以獲得如此高的回報率,簡直不敢想像……
近年來,他們將貸存比推高到比30或40年前還高的點,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取得了相當高的回報率。銀行通過自身的資產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率,更別提他們藉入槓桿後取得的驚人的回報了。”
上述的評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巴菲特對銀行股票感興趣的核心原因。在2003年,他還曾警告過投資者們有關於銀行不良行為的風險,特別是貸方承擔了太多不良貸款或槓桿過高的風險。
銀行是否值得投資?